為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的學習精神,樹立大學的美好憧憬,點亮學業(yè)生涯,江蘇省盱眙中學特為新高一學生組織本次為期3天的南京名校研學。
以江蘇知名高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為依托,帶領學生走進大學、領悟大學、前瞻大學生活。
下面讓我們一睹盱眙中學學子的研學風采吧。
8月3日一早,同學們于學校集合,稍作整頓之后,踏上了研學之旅,前往六朝古都——南京,開啟了為期三天的研學生活。
南京集成電路創(chuàng)新館是“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主要包括:IC 的應用與影響展區(qū)、IC 的創(chuàng)新技術展區(qū)、南京 IC 產(chǎn)業(yè)展區(qū)等。 講師為同學們講述芯片在生活方方面面地廣泛應用,芯片的工作方式、發(fā)展與作用。在這里,同學們沉浸于“芯”世界,與各種形態(tài)的芯片實物近距離交流,體驗無人駕駛未來公交,觀摩學習芯片制作流程。
8月4日上午,同學們來到集成電路創(chuàng)新展示館。在這里,同學們接觸到了點石成金的黑科技并深深為此震撼,隨后聆聽了專業(yè)導師對芯片的知識講解,逐步解開芯片的面紗,推開了芯片世界的大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導師為同學們安排了一場智能科技互動體驗,同學們零距離接觸前沿技術,領略科技的魅力!
下午,我們跟隨導師將視野轉向東南大學。同學們懷揣著好奇心走進了大土木學科的世界,一起解讀建筑制造結構技術,切實體驗從智慧設計到智慧建造的全流程。
見多識廣,方能談得多樣。利用此次研學機會,同學們近距離觀賞了東大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發(fā)成果與科研模型,接觸到了現(xiàn)代建筑前沿技術,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科技為建筑帶來的新活力,也在感知著建筑 的無窮魅力。
為提升同學們的建筑藝術審美與賞析能力,特設了“建筑之美課堂”,將同學們領進建筑的世界,一起賞析并分析全國各地建筑風格,探究建筑與地理、氣候、人文的關聯(lián)。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為幫助同學們建立建筑結構的理念,設計了一次PBL 項目式任務——大跨屋蓋設計與加載。任務中,同學們分小組設計一個大跨屋蓋,并使用老師給的竹木材料,制作屋蓋模型,進行加載比賽,比拼哪一小組設計的屋蓋能承受最大的加載重量。這場比賽不僅加深了對于木質建筑結構的理解,還鍛煉了同學們設計能力與動手能力。
東南大學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并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 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A 類高校名單。
東南大學
研學最后一日,同學們走進了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的東南大學,一起沉浸于東大優(yōu)秀的學風之中,暢想著未來大學生活。
東南大學淮安市宣傳組老師致詞
東南大學淮安市宣傳組繆奇老師特別出席,對盱眙中學同學們的到來表達了熱烈歡迎,并致歡迎辭,預祝同學們研學之旅收獲滿滿,能夠滿載而歸。
教授講座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秦穎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講座,為同學們推開了土木的大門,帶領大家一覽土木世界的精彩繁華。
實驗室參訪
隨后走進了東南大學交通學院實驗室,接受了一次交通運輸科普教育,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認知了交通運輸,隨后,一行來到了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不僅是新技術的突破,更是教學模式的轉變,讓我們在在知識海洋中盡情暢想。
中國科舉博物館
下午,同學們參觀了中國科舉博物館,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中國科舉制度的變遷,了解了科舉制度的發(fā)展與影響。在導師的專業(yè)講解之下,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了“為國選材,唯才是舉”的文化內核,以時代的眼光解析了“高中狀元,金榜題名”的美好愿望。這不是一座冰冷的展館,其中蘊含了千百年來讀書人的酸甜苦辣,是文化的傳承,是文明的接續(xù)。
夫子廟
歷史的車輪輾轉不息,秦淮河畔風情不徙。旅行的最后,我們來到了夫子廟,一起欣賞秦淮風光,穿梭烏衣巷,回顧秦淮詩詞,古今聯(lián)袂上演一場金陵夢。
至此,所有活動圓滿結束。短短三天的時間,同學們在這里不僅學到了課堂無法接觸到的知識,還帶回了夢想的種子。從課堂到課外,從名校到展館,希望借此砥礪同學們高中前行之路,天高任鳥飛,同學們加油!